本章更多的是对前面概念的数学化阐述,即通过简单的数学方法判断哪些事物是线性的、非线性的或脆弱性(反脆弱性)的,作者说,已经明白前面几章的可以跳过这章(领读是不是也可跳过,😄️)
题外话:既然领读,还是要认真对待的。自己泛读、精读、联系上下章读,看了有好些遍,也查阅补充了一些背景知识和他人读书笔记,只能说有了基本了解,下面尝试领读。(以下部分内容引自他人笔记)
记录橙原爸生活、工作、成长的点点滴滴。
本章更多的是对前面概念的数学化阐述,即通过简单的数学方法判断哪些事物是线性的、非线性的或脆弱性(反脆弱性)的,作者说,已经明白前面几章的可以跳过这章(领读是不是也可跳过,😄️)
题外话:既然领读,还是要认真对待的。自己泛读、精读、联系上下章读,看了有好些遍,也查阅补充了一些背景知识和他人读书笔记,只能说有了基本了解,下面尝试领读。(以下部分内容引自他人笔记)
上周五早8点,很少在处室群发言的我,一口气发出编辑好的几条消息。
一小时后,收到了群里的一些点赞,感觉他们都没有仔细看,因为我专门标错了一个序号,到现在都没人指出来。
算起来,这是我连续第五天发消息了。也就是说,我当值这周的每日学习播报,算是告一段落。
这个每日学习播报,是我们处长给我们借调人员安排的小任务。规则很简单:处里借调人员每人值一周,这周里,每天搜集包括国家最新政策、卫生健康信息化、其他认为值得分享的内容等,整理成5篇左右的消息,发到处室群里供大家参考学习。
这种小任务的目的,一方面,是让找材料的同志更深入地了解和学习相关业务知识,另一方面,也能让其他同事方便地了解相关信息。
昨晚和橙子连线了时候,橙子问了我们两个问题,我觉得挺值得记录下来。
一个就是,妈妈,你为什么想要生两个小孩?
另一个是:妈妈,我长大了可以和你结婚吗?
很高兴橙子已经开始长大,开始独立思考了。
他提出的任何问题,我都会尽我所能,认真地回答他。
一个「学」,一个「用」。
「学」:真的学会了吗?
你得学会区分, 知道什么时候自己知道,什么时候自己不知道, 什么是自己知道的,什么是自己不知道的, 你要非常小心,不要自己把自己给骗了
——费曼
「用」:学与用的距离
因为学的环境和用的环境不一致,用不好会造成损失,因此用的机会很少,但不用就无法真正学会
破局的关键,就是主动创造用的机会,为关键战役提前做好学以致用的彩排
自借调到北京以来,由于远离家乡,只能每天和橙子视频或语音,一解思念之情。
每天的连线里,除了问他开不开心,另一个常规环节就是讲笑话。
我会把网上或者书里看到过的笑话,用橙子熟悉的人物来替换,主要是马小跳、卡梅利多、马里奥、茜茜(他朋友)等角色,添油加醋地讲给他听,他听完会对每个笑话进行点评。
傍晚,正在办公室吃着盒饭,收到原同事微信发来的问候,聊了两句后,他说请教我一个问题。
体制内和体制外最大的差别是什么?
看到请教两字,还挺受宠若惊的,他一直是我很倾佩的一位前辈,在一个行业深耕了好多年,每次会上听他发表的意见,就觉得很犀利和切中要害。
所以,请教是不万万不敢当的,但基于我之前国企-民企-市级-省级的工作经历,倒真是可以好好思考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借着吃饭的时间,我整理了一下我的思路。以下是基于个人经历,表达我的个人看法,不一定对。
其实体制内外我觉得是人为的一种划分,都是要做成事做对人。不过两者又确实是有一些差别,个人觉得是在晋升机制、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上。
具体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