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基因

读《互联网的基因》有感

1. 开卷有益

当你看到一本书叫互联网的基因,你会拿起来看吗?会不会好奇这本书想表达什么?

我们领导工位靠窗旁有一个书架,上面摆了一排他工作这些年来购置的书或杂志,有些被翻得旧了,有些封皮都没拆。我问过领导,他让我们随时可选自己喜欢的书去看。

于是,作为一个电子书爱好者,偶尔得空的时候,我会去翻一翻看有没有自己感兴趣的书,毕竟纸质书的手感不一样,而且书非借不能读也,在这段借调时间里,每多看完一本书,感觉都是白赚。

那啥,白嫖,真香!

这本《互联网的基因》就是躺在书架上的其中一本。

继续阅读“互联网基因”

早起的奇迹挑战100天

2020-06-24 早起的奇迹挑战100天

随着100栋房子的建成,我早起的奇迹挑战打卡算告一段落了。

以后每天还是会早起、锻炼、读书、记日记,但不再刻意把具体的流程一一记录,而是专注于自己要做的事情上。

这是我坚定终身成长的理念后,从养成阅读习惯、每天记日记,到学会双拼、挑战百日跑,又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特别是技能相加产生的反应让我着迷。

当然,每次养成一个新习惯的过程,是纠结的、反人性的,也常半途而废,但是当真正养成的时候,就会觉得这么多显而易见的好处,之前为何没有去get,最重要的是不会再觉得是一种痛苦,反而是很自然的一件事情。

一句话:真香。

具体的收获有:每天精神比以前饱满、前前后后读了9本书、写了近五万字日记、身体还是维持着之前的体重,但更结实了

回想起这次的经历,最深刻的感受是,你首先要从底层说服自己这么干,才有驱动力去坚持和改变,然后一点点去尝试,通过正向的收获来保持你一直往下做。

前段时间看“为什么我们不快乐”里提到:尝试让自己生活保持15%的变化。

生活一成不变的话,会觉得没意思,变化太多又会觉得很危险没法掌控,大脑是追求稳定的,当我们在一个稳定形态上不断挑战新变化,你将会在满足的同时获得新鲜感,人生也变得更有意义。

下一次尝试是什么?我拭目以待。

隐密的角落观后感

2020-06-21 16:25:17 PM

趁周末刷了最近挺火的一剧《隐秘的角落》前六集,果然没有失望,之前爱看美剧就是因为每一集都有如看电影的感觉,而这部剧不论从剧情设定、画面转换,还是人物演技,个人都觉得达到了好剧的水准,也安利给了身边的朋友。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三个小孩的精彩出演和这三个角色本身,感觉他们承担了不该他们这个年龄承担的重担,心生疼爱。

在这个父亲节的节日里,作为一名父亲,我更深刻地明白,孩子只是通过你来到的这个世界,除了他本身,不属于任何人。

不是说要放任不管,而是给他们充足的养分和光照,让他们自由自在、健康快乐地生长。

父亲节有感

今天在群里给老爸发了个祝福红包,顺祝老爸节日快乐。老爸也回祝我快乐,顺便感慨了两句:他是老父亲,我是年轻父亲。当父亲不容易,一直送到子女结婚,还不算完成任务。

回想这三十年,我和老爸大概经历了“崇拜-敬畏-疏远-和解-共存”的关系吧。

继续阅读“父亲节有感”

人是如何变强的

人是如何成长起来,变得更加强大的?

原文链接

关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会有自己的回答。

可能有人觉得:要经历挫折和失败,人才能有所成长;
可能有人会认为,人的成长,就是终身学习,不断地突破过往的自己;
也可能有人认为,只有经历尽可能多的事情,人才能真正得到成长……

这些对吗?都对。但我想从一个更底层的角度,来思考和探讨这个问题。

从上大学的新鲜,到入社会的不适、到有所成的开悟,这就是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可以说,成长,就是不断用新的认知,打破旧的认知,重建自己的思考方式。

继续阅读“人是如何变强的”

橙子的电话手表

2020-06-20 08:46:46 AM

昨天下午,手机显示北京地区的陌生电话,想着快递啥的就接了。

“喂,您好!”
“喂,你知道我是谁不?”

哈哈,听到这调皮又独特的声音,第一时间就知道是橙子,618给他买了心心念念的电话手表,这应该是刚激活他就迫不及待的给我打电话来了。

“不知道,请问您是?”
“我是你崽崽橙子啊”

“哦哦,你好呀,这是你的新手机号对吧”
“是啊,想我了就给我打电话啊”

“嗯嗯,爸爸还在上班,下班了跟你聊哈”
“等下,爸爸,你啥时候回来呀?”

“快了呢,你想爸爸了对吧,我也是,能回来我第一时间买票回来,然后陪你好好玩好吗”
“我真的很爱你们”

橙子真的长大了,交流沟通都比较顺畅了,来这边唯一遗憾的是不能每天陪他一起成长,不过看他这段时间也成长了很多,心里也还是挺欣慰。

等爸爸这边工作结束,一定好好陪你聊、陪你玩、陪你疯哈,咱继续每晚睡前共读、讲悄悄话,一起拼积木、下象棋、玩电子游戏……

我也爱你。

共读反脆弱

共读《反脆弱》

作者这本书脉络非常清晰,标准的哲学三段式:
一、什么是脆弱,什么是反脆弱
二、为什么要学习反脆弱
三、怎么做到反脆弱

为什么要读这本书?

今年出现了今年全球最大的一只黑天鹅,不断出现的黑天鹅事件在不停地告诉我们:我们所处的世界就是一个充满不确定的世界。我们每个人都在这个不确定的世界中找寻确定性。

那当不确定事件出现的时候,我们怎么办?是被他击倒,还是挺住,还是像这本书中说的:做到反脆弱。

我们一生都在不断的追求确定性,而作者塔勒布刚好相反,他在不断的为不确定性证明,让我们看到那些不确定性对我们反而有利的一面。毕竟有冲突,有不确定性我们才有机会。如果大家都看到了机会,反而可能会发生转化。

好,我们开始。

继续阅读“共读反脆弱”

国家博物馆之旅

2020-06-15 关于历史

国家博物馆之旅

昨儿去了国家博物馆,温故了一回中国历史,把之前还给老师的历史知识给理了理,原来自己连朝代主线都记不清楚了,回来又把半小时漫画中国史翻出来,算是对主线故事有个梗概了。

在古代中国馆,各朝代充满历史厚重的文物,在冷气的吹拂和冷光的照射下,静静地躺在那,淡却悲喜。从我这个外人眼里看来,满是敬畏。

从前的血雨腥风,到现在只剩一个朝代名或一些文字符号,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都淹没于岁月。

因为没提前做功课,历史又学得不好,这次参观完全是走马观花,人面鱼纹彩陶盆、四羊方尊等青铜器、兵马俑等,这些原来在历史书上学过的文物,今儿近距离观察他们,也只能蹦出一句:真牛*。

继续阅读“国家博物馆之旅”

论感同身受

论感同身受

人永远也不可能感同身受。

最近新搬进来的合租舍友一直被琐事困扰。先是衣柜少挂件投诉管家补了一个;然后由于另一舍友作息不规律影响她休息,投诉人家没按流程入住和人数超限;前几天又说楼上开空调吵得她无法入睡,找楼上和自如申请报修,现在还没解决,计划不行申请换房;今天又和我协商我早上起太早声音有点大建议我调整作息。

我全程旁观了整件过程,除了第一个是她自己房间的事,其他我均有不同程度涉及。对于另一舍友作息,我也有被吵醒过,会和舍友商量让他注意一点,毕竟同一屋檐下,互相理解;至于空调,我觉得还能接受,毕竟热天开空调也正常,实在觉得吵就自己把窗关了。

引发我思考的是,到底哪种处理方式好?是我不懂得争取自己的利益,可以无底线忍受?还是说她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不惜动员或麻烦他人?

继续阅读“论感同身受”

思考与认同

2020-06-06 07:36:02 AM

思考和认同

作者:Lachel

1. 现象

这次疫情期间的特朗普,美国许多知识分子都在痛骂他的无能和傲慢,认为他在谋杀美国人的生命;但在铁锈带的底层工人看来,特朗普却是拯救国家的英雄,是他保卫了国家经济和安全……

人总是选择性接收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

很多时候,我们对一个事物的判断和思考,往往容易让位于什么呢?我们事先预设的立场。

你的立场是什么,你看到的世界就是什么样的。如果有跟「我眼中的世界」格格不入的东西,那就把它扭曲掉。

继续阅读“思考与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