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基因

读《互联网的基因》有感

1. 开卷有益

当你看到一本书叫互联网的基因,你会拿起来看吗?会不会好奇这本书想表达什么?

我们领导工位靠窗旁有一个书架,上面摆了一排他工作这些年来购置的书或杂志,有些被翻得旧了,有些封皮都没拆。我问过领导,他让我们随时可选自己喜欢的书去看。

于是,作为一个电子书爱好者,偶尔得空的时候,我会去翻一翻看有没有自己感兴趣的书,毕竟纸质书的手感不一样,而且书非借不能读也,在这段借调时间里,每多看完一本书,感觉都是白赚。

那啥,白嫖,真香!

这本《互联网的基因》就是躺在书架上的其中一本。

老实说,最开始拿到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这大概是一本讲互联网历史的科普书。

但当我看了序言、目录和前几篇后,我还真被作者独特的写作风格所吸引,觉得很值得把这本书好好读完。

作者有10年的计算机教育背景、10余年的电信行业工作经验,删繁就简,把互联网的历史娓娓道来,从互联网的架构开篇,以对互联网的展望收尾,谈到了架构、理念、政策、标准、技术等主题,涉及到三网融合、分享经济、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概念,对互联网诞生和发展的内驱力描述举重若轻,呈现出自觉的整体性思考。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意境。

书里有很多互联网协议和技术缩写的词汇,对不懂互联网技术的人来说可能有点难读,我也理解豆瓣下没几个人读这本书,但其实不妨碍读懂内涵。因为作者是跳出技术谈互联网这个事物,而事物发展有其特殊性,但也有普遍的规律,而规律的道理是相通的。

就像导游带我们游览一副名作,对不懂作画的人来说,边欣赏这幅画作,边了解这画相关的背景和历史,会对画作本身有更深刻的印象;而对懂得作画的人来说,就能在导游的带领下,更微观地了解使用的手艺、还原画作的制作过程、作者所处的意境和想表达的思想等。

所以,我觉得这本书很适合我去读,应该能补充我之前不知道的一些发展历史,唤起我之前读书时学过的一些技术知识,从另一个纬度串起来互联网的发展历史,以及对当前的发展现状和未来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比作者,真是自惭形秽,我好歹也经历了6年计算机教育、6年IT工作经验,却没有什么积累和独到的见解,对计算机和互联网行业也只知皮毛,好像什么都知道一点,仔细说来又啥都不懂。

那要怎么改变这种的状态呢?

现在有个大概的思路:可以从我的兴趣点入手,选好一个细分业务领域,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利用工作不断练习和输出、适时总结提炼,坚持个两年,应该就能在这个领域所有建树,然后再攻相关领域。

那么,目的地已标记,前方一片晴朗,该扬帆起航了。

2. 连接

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扩大连接广度和深度的过程。

建立连接至少有两大目的:一是经济方面,开展贸易做原子交换,让人更富裕;二是精神方面的,思想传播做信息交换,让人不孤单且更智慧。

19世纪30年代,电报的发明,实现了远距离文本的实时传输
19世纪40年代,传真的发明,实现了图片的远距离实时传输
19世纪70年代,电话的发明实现了话音的远距离实时传输
20世纪30年代,电视的发明实现了图像非远距离实时单向传输。

20世纪80年代,TCP/IP的发明实现了计算机数据的远距离传输
20世纪90年代,WWW的发明实现了文档的远距离传输
2000年后,短消息是移动文字的互联,SNS(Socia. Networking Services)是人与人的连接,O2O(online to offline)是线上与线下的连接,传感器是信息与物理世界的连接,IoT是物与物的连接

从文本、图片、话音、视频到数据,从人到物,都是为了连接。

看似粗糙的无连接技术,竟然战胜了高贵的面向连接的技术。原因一是摩尔定律,让无连接相对耗费资源的缺点,不再是一个问题;二是简单性,网络不保存状态信息,极大简化了网络的设计,降低了成本;三是扩展性,万物互联,只能靠它,否则排不上队老占线。

当一个人谈恋爱时,就是试图与对端建立连接。当结婚时,拥有一个稳定连接的同时“失去了整个世界”。而单身狗们,没有一个稳定的连接,理论上拥有无限连接的可能。

互联网面向无连接的技术,正在连接整个世界,无连接技术似无却有,似有却隐。自然界百万年来进化出的人类大脑,只适合处理很少数量的连接。在连接过载的互联网时代,一个人因为全连接得到的,更多的是信息焦虑和感觉孤单,全连接成了没连接。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日用品、货币和信息,并逐步形成了物流网、金融网和信息网。在不同国家和不同历史时期,这三网或完全不相干,或适度融合甚至交叉。

3. 软件定义世界

安德森在2011年8月在华尔街日报刊登了一篇“软件正在统治世界”,他认为,无论是60年前持续至今的计算机革命,还是40年前微处理器的发明,以及最近20年来互联网的兴起,这些技术都是以软件为基础的。

全球最大的书店是Amazon, 最大的视频服务商是Netnix, 最成功的音乐公司是iTunes, 最成功的图片公司是 Flickr, 最成功的游戏公司是zynga,发展最快的猎英公司是Linkedln 等。而这些,同时也都是基于互联网的软件公司。

软件定义的家用电子产品
软件定义手机
软件定义服务器
软件定义IT世界

软件应该定义自己。软件正在服务化、网络化和开源化,从拥有权转向使用权,靠销售软件licence商业模式的时代快结束了,云计算时代已经来临。

软件定义一切

软件定义硬件,就是智能硬件。软件定义传统产业,就是互联网+。 软件定义工业,就是工业互联网。软件定义教育,就是MOOG。 软件定义金融,就是互联网金融。

软件还可以定义数据中心(SDD)、定义安全、定义存储、定义无线电( SDR )、定义光器件、定义声呐、定义天线、定义GPS、 定义收发器等。

你买的ipad pro,到底是移动生产力,还是优酷爱奇艺,完全看你安装使用哪类软件。

60年前,不会读写文字的人会被认为是文盲。30年前,不会计算机的人会被认为是文盲。30年后,不懂编程的人会被认为是文盲。60年后,机器人可能已替代了人类的编程工作,使软件工程师成为蓝领,甚至失业。

社会需要的是软件思想家和软件哲学家,编程机器人只需要人类的思想和创意。

4. 开源

一般地,当相关技术知识普及后,竞争加剧且其他人也可以仿照时,就会变得更加开放。当巨头对一项技术拥有很强控制力时,比如成为平台型公司时, 就会相对封闭。因此封闭和开放不是非黑即白的,是无关道德的。开放很多时候会有一些限制条件,封闭也不是完全的黑盒子(比如可能会开放API)

市场上的领导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商业回报,一般会开发使用封闭标准,开发闭源软件。在一个赢家通吃的市场中,后进入者要想获得一杯羹,或者试图削弱领导企业的优势地位,就只能抱团取暖。不能彼此抱着, 得有个中介,这个”团”就是大家一起做的开放标准,一起开发的开源软件, 以形成共通市场,抵消市场领导企业的优势。比如,当封闭网络标准流行时, 大家就成立了一个叫IETF的开放标准组织。当Apple封闭的iOS领导智能手机OS时,大家只好聚拢到了Google的开源Android旗下。当封闭的AWS统治了云计算的IaaS市场时,大家就只好聚拢的了OpenStack开源社区旗下一起奋斗。

在市场还处于混沌状态的时候,一些技术领先的企业会主动开放自己的标准,开放自己的代码,甚至开放自己的专利,以吸引产业链共同参与,通过短期利益的损失换取未来发展的主导权,形成以自己为核心的生态系统,比如特斯拉开放电动汽车专利,就是瞄准全球电动汽车产业未来的标准主导权。

互联网与开源软件采用了几乎相同的理念和方法。比如互联网开放网络接口、小蛮腰模型、压制网络服务商、为消费者和ICP扩权。开源软件通过源码开饭,释放代码自由、压制软件开发商,为用户和硬件厂家扩权。还有,互联网服务的发布主张快速迭代,Running code和客户体验。开软件件主张早发布、频繁发布和倾听客户。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崛起,让开源拥有了一个完美的支撑工具。源代码的传播先是主要靠BBS,后来增加了UUCP,Usenet、IRC和Gopher等工具,现在是P2P、BLOG、SNS和Git工具等。

反过来,互联网也得益于开源的成功。操作系统Linux、安全通信OpenSSS、数据库My SQL、门户工具Apache、排版引擎Webkit、手持终端Android、网络OpenDaylight、云计算openstack、大数据Hadoop等,这些借助开源互联网而起的开源软件,今日又成了互联网的基石。

5. 分享经济

分享经济=P2P+O2O

P2P对等技术,包括对等计算,对等存储、对等网络和对等应用。早在1969年,编号为一的RFC就有P2P思想在软件和网络中如何应用的描述。

到了2005年前后,P2P网络应用因为版权、有害信息、监管、质量和运营商的封杀等,尤其是自身没有清晰的商业模式,作为独立产品开始没落了。

后来,谷歌等互联网巨头从P2P网络应用中,看到了共享计算和存储的巨大力量,通过把P2P的服务、质量、安全和应用等变得更加可控,同时增加商业逻辑,发展出了云计算技术。

但无论是P2P网络应用还是云计算,对等和分享的仍然只是在线资源,只是比特世界中的资源。在物理世界中,资金、车辆、仓库、办公室甚至技能等也是资源,而且更加宝贵,因为他们没有摩尔定律可以挥霍。并且,虽然物理世界也发明了各种机制和技术,来复用这些离线资源,但他们的闲置率依然非常高。

于是,2012年前后,P2P与O2O结合了,从线上发展到线下,从共享在线的ICT资源,发展到了贡献各类线下资源,因为分享的是物理世界的资源,因此,其商业模式也更加靠拢传统商业的模式。

分享经济的兴起,得益于三大驱动力:SNS的兴起、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开放数据运动。

离线的资源分享不仅需要安全,还需要信用。因为被分享的资源后面,控制他的是人。因此,现在分享的还是不太隐私和敏感的资源,比如时间、空间、技能和资金等。

从理想主义的角度看,分享经济是互联网在商业方面的又一次倒退,从物理世界看,分享经济是互联网对传统领域的一次升级。

共享经济是P2P的O2O版,是o2o的P2P版,共享经济也是云计算的离线版,是传统分享的2.0版。P2P 、o2o之前遇到的各类问题,共享经济也必然会遇到。

6. 自然语言

人类语言的模糊性,在一些领域具有重要的价值,比如在政治、外交、谈判等领域,话不能说死。但还有一些领域,希望最大限度的严谨,比如法律、合同和标准等。现实中的诸多纠纷、摩擦和战争,就是因为这样语言本身有bug引起的。

Code is Law,就是区块链的奋斗目标。智能合约,就是计算机脚本语言书写的合同。开源软件,就是计算机语言书写的标准。大数据的理想,就是用数据说话。比特币,就是要我们相信密码学货币,而不是政府背书的货币。政府数据开放,就是要我们相信原始数据,而不是政府处理后的公告。

上述案例,就是在需要严谨的语言学应用领域,用计算机语言取代自然语言,这种取代虽然少了诗和远方,但也可以让这个社会更科学。这个世界上最靠得住的是机器,最靠不住的是人,还有人类的语言。

自然语言正在沦落成少数派,成为人类的方言。

30年后,外语指的是计算机语言,你说的是人话,还是机话?你,是人还是机器?

7. 入口

使用互联网时最常或较常选择作为开始点的地方被称为入口,入口对用户的服务需求、使用习惯和行为模式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对商家更是好处多多。

最开始,计算机是互联网的入口,由微软的操作系统把持

1995年左右,网景公司浏览器占据了90%的份额。可没过多久微软开发IE浏览器,不仅与windows捆绑,而且还免费,浏览器入口又被微软给抢过去

后来,yahoo公司依靠做门户网站悄然崛起,成为互联网的新入口。

再后来,Google依托搜索引擎满足了80%人的80%的需求,成了宽带互联网时代的路口新霸主。

此外,在细分领域也开始出现了一些入口小霸王,比如Hotmail占领了电子邮箱的入口,亚马逊占领了网购的入口,YouTube占领了视频的入口,Facebook占领了社交的入口,推特占领了微博的入口等。

入口之战,在中国也大致如此,但也有创新。比如把客户端软件也发展成平台,发展成入口。腾讯把即时通信做成了入口,360把安全做成了入口,搜狐把输入法做成了入口,迅雷把下载做成了入口,盛大把游戏做成了入口,hao123把导航网站做成了入口,预装软件偶尔也可以过几天当入口的瘾。

移动时代,手机成为最基础的入口。无线路由器在搭载操作系统以后华丽转身为智能路由器,入口梦昙花一现。智能电视、智能汽车、可穿戴设备、移动支付、地图、o2o等,也虎视眈眈做着入口梦。

互联网本没有入口,做的人多了,就变围墙了。

8. 互联网n大定律

  1. 摩尔定律:硅时代计算能力的指数增长规律
  2. 库茨维尔定律:计算能力指数增长规律
  3. 尼尔森定律:宽带速率每年提高50%
  4. 吉尔德定律
  5. 顿巴数:150个联系人
  6. 网络效应定律

历史上四大财产流动模式:暴力1:1,1:n的命令模式,n:m的交换模式,1:n的礼物模式

三体里「降维打击」的概念,如果你适应了三维,去掉一个维度根本无法生存,增加一个维度,根本无法想象。二维世界的蚂蚁无法理解三维世界人类的行为,旅游和读书,就是在增加一个人维度的质量。活在三维世界的我们,能与熟悉历史和洞察未来的(三维空间+时间维度)另外一个人竞争吗?

以礼物模式为主要特点,共享经济时代已经来临了,你要学会先送礼,再靠生态生存的模式。

9. 从应用到商店

微软为何没先做应用商店?因为他的赢利模式不需要他这么做

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家不再关心话音质量和手机功能,而是关心能否上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没有产业链,终端和应用的紧耦合,导致做手机平台的必须自己做应用,或开放平台让第三方开发应用,集中销售的应用,不仅提升平台自身吸引力,而且可通过审查机制让应用更安全更可靠和便于支付,于是,应用商店模式火了。

随着html5地位的上升,用户不再需要装那么多应用了。今后web应用和客户端软件会共存,且符合长尾理论:80%的功能通过浏览器解决,但只有20%的时间在用;20%的功能是app方式的,但占用80%的时间。

10. 互联网围墙

为什么在开放的互联网上,大家都热衷于建围墙呢?公开的原因只有一个,即保护用户安全。比如谷歌play中大概有七万个恶意软件,封闭的iOS也存在一些恶意抄袭应用,但数量少多了。

建围墙的原因还有一个,即最大限度控制用户和资源不。不论是网站、网络还是终端服务商,都希望通过围墙将用户资源掌握在自己手中,打造以自己为核心的产业链。苹果的二次崛起是最好的佐证,当年yahoo不建围墙,不是因为菩萨心肠,而是弱小的yahoo根本就无力与电信巨头竞争,只好反其道而行之。Google作为移动智能终端的后来者选择开源开放之路,也是同样道理。

现在以apple、Facebook和推特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一方面享受着网络中立带来的好处。另外一方面又加紧建设自己的围墙。网络中立了,但终端可以不中立,网站也可以不中立嘿,Iaas上的SaaS应用商店也可以不中立。

未来在互联网上建围墙和拆围墙的事情还会不断发生,不断提高着GDP。

11. p2p含义进化

  1. ppp协议(point to point protocol)
  2. 对等网络(peer to peer) ,ip层上的应用层网络
  3. 人人互联P2P(person to person)

P2P是去中介服务的,互联网金融、打车软件,airbnb让P2P进入了房屋租赁市场。

衣食住行是人的基本需求。“衣”的流通被电子商务颠覆了,“行”正在被个人车辆短租、车位短租等颠覆,“住”正在被民宿预定和场地短租等颠覆,“吃”正在被团购、外卖等颠覆。

工业领域呢?电子商务已经颠覆了工业品的营销、销售和流通环节,但还没有向上延伸到生产制造环节。P2P式工业互联网,将是人人参与的定制设计和定制生产,将改变工业企业边界和组织的形式,消费者也参与设计和生产。

就像我今天看到的bilibili的up主手工耿,他把创意和手工结合,并把制造过程录制下来,通过互联网的短视频模式,展示并创造有创意的产品,也支持观众的定制,热点产品还可批量生产,甚至带动一个机械朋克diy行业。

作者: Carlxu

Carlxu Tag:90后、早熟、职业经历丰富、终身成长。 新进医疗行业的前程序员,现任职于某省级医疗机构信息中心。 早熟:3岁学前班、15岁上大学、23岁硕士毕业,24岁成家。 职业经历丰富:6年换了4份工作,体验了国企、民企、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方式,拥有市级-省级-国家级机关内的工作经历。 读书成家早,那是听从家人安排。跳槽多,那是缺少职业规划。31岁这年,我成了两个娃的爸爸。 今后,我将和“大橙小原”一起,不断习得新技能、在一个领域深耕、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终身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感谢您对我的关注,很高兴能认识您! 让我们携手同行,体验未知世界的精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