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6为什么每天都那么累

原文链接:为什么每天都那么累?作者Lachel

有没有觉得每天都很累?

  1. 每天下班,总觉得疲惫不堪,什么都不想干,就想瘫着不动;
  2. 明明每天都坐在办公室里,也没干什么,但就是觉得身心俱疲;
  3. 经常觉得脑子像生了锈一样,转不动,遇到很多问题都不愿意去想;
  4. 周末了,终于有时间学习了,但还是觉得很累,常常睡一觉、看会剧,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为什么每天都那么累?

大脑里的多巴胺血清素在作祟。

缺乏多巴胺让我们缺乏动力。
缺乏血清素容易导致情绪不稳定。

每一天,我们的大脑「后台」,都处于高负荷的状态,一直在不停歇地运转。

持续不断的「思虑过载」,导致腺苷的堆积,进而导致多巴胺和血清素的减少,就是使得我们哀叹「每天怎么都那么累」的罪魁祸首。

为何心流和冥想不会累?

心流状态能够让你保持高度的专注,从而暂时把大脑后台的负荷全部清空,让你的注意力专注在前台的任务上面,减轻大脑的负担。

另一方面,当你处于心流状态中时,你会不断地面临一个小挑战,解决一个小挑战,再面临一个小挑战……而每次解决一个小挑战,都会触发多巴胺的分泌,让你「欲罢不能」,体会到高度的乐趣和快感。

心流的本质,其实跟打游戏是一样的(很多人的确会在游戏中体验到心流)。通过让你「减轻负荷」和「闯关打怪」,让你获得反馈,得以从疲劳中挣脱出来,走上一个更加正向的循环。

冥想能够让你专注于当下,从而减少脑海中不必要的念头和想法,暂时清空后台。

到底如何摆脱疲惫感呢?

最重要的,其实就是两点。

一方面:从认知层面入手,尽量让自己专注于「当下」,减少脑海中的担忧、焦虑和烦恼,尽可能降低大脑的负担;

另一方面,从多巴胺和血清素入手,通过调节它们的水平,来让自己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状态。

具体摆脱疲惫的方法有哪些?

  1. 简化决策。把常做的、常用的用模式来解决。你的精力,应该留给那些真正重要的、需要审慎思考和权衡的问题上

  2. 分解任务。

    1. 把这些盘踞在脑海里的烦恼和事项写下来,把它们「腾出大脑」。
    2. 对它们进行分解:我可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大概在什么时候做。
    3. 准备行动时,只看第一步,不看其余的步骤。让自己「先做了再说」。
    4. 小技巧:
      1. 对于信息不确定的事项,我一般会分解成:某月某日跟某某沟通,确定某某事项。然后,把我想知道的问题,简要列成一张表,到时直接往里面填。
      2. 对于比较麻烦的事项,我一般会把最难啃的那一步拎出来,安排好,其他就简单了。比如:有件事情很麻烦,处理过程中需要我跑一趟上海,我就会先把它拎出来,大致安排好在某一天到某一天之间,其他事项再围绕着它去安排。这样就安心很多。
      3. 对于需要等待结果的事项,我一般会考虑好「应急方案」,亦即「如果结果不如意,我该怎么办?」不需要真的做到很完善,只要先想好方案,写下来,让自己知道「该如何行动」就可以了。
  3. 化零为整。

    1. 我们的产出和成果,很大程度上是由「整块」的事情所决定的。
    2. 把碎片化的事情,尽可能集中到一个时间段一起做,来腾出整块的时间,去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
    3. 比如:
      1. 能不能在每天里专门腾出几个时间段,用来处理一切沟通的事务?
      2. 每次沟通都可以想一想:我怎样才能把信息一次性讲清楚,尽量减少来回确认的次数?
      3. 如果一件事情需要5-15分钟去做,不妨思考一下:它一定要现在做吗?能不能放到其他时间段,跟别的事情一起做?
      4. 如果发现自己在好几个任务之间切换,不妨问自己:这些事情都很重要吗?我能不能把别的放一放,先把一件事情做完?
  4. 保持专注。

    1. 想清楚,我当下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2. 尽量减少「要我做」,专注去做「我要做」。
    3. 懂得拒绝。舍弃身上过度的负担,能够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做不来」「不合适」
  5. 奖赏期待。

    1. 5分钟给予」:每天在生活中,花大概5分钟的时间,为别人伸出援手,给他人一个举手之劳的帮忙。本质就是通过「预期奖赏」,来激发多巴胺的分泌,让我们感受到积极和正向的情绪。
    2. 如果工作顺利,就给自己买一个一直想要的东西,作为一个小奖励。
    3. 在业余的时间,参加一些团体、活动,让自己怀揣「认识更多有趣的人」「获得新的生命体验」的期待,从而来有力地反抗每天生活的慵常和疲惫感。
  6. 适度放松

    1. 多晒太阳。多到户外的阳光下散步
    2. 多运动。每周120分钟的有氧运动
    3. 看一些有趣的视频。可爱小猫咪、风景、美食等
    4. 注意饮食。氨基酸均衡的高蛋白质食物。

思维导图(malisa提供)

作者: Carlxu

Carlxu Tag:90后、早熟、职业经历丰富、终身成长。 新进医疗行业的前程序员,现任职于某省级医疗机构信息中心。 早熟:3岁学前班、15岁上大学、23岁硕士毕业,24岁成家。 职业经历丰富:6年换了4份工作,体验了国企、民企、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方式,拥有市级-省级-国家级机关内的工作经历。 读书成家早,那是听从家人安排。跳槽多,那是缺少职业规划。31岁这年,我成了两个娃的爸爸。 今后,我将和“大橙小原”一起,不断习得新技能、在一个领域深耕、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终身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感谢您对我的关注,很高兴能认识您! 让我们携手同行,体验未知世界的精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