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反脆弱》
作者这本书脉络非常清晰,标准的哲学三段式:
一、什么是脆弱,什么是反脆弱
二、为什么要学习反脆弱
三、怎么做到反脆弱
为什么要读这本书?
今年出现了今年全球最大的一只黑天鹅,不断出现的黑天鹅事件在不停地告诉我们:我们所处的世界就是一个充满不确定的世界。我们每个人都在这个不确定的世界中找寻确定性。
那当不确定事件出现的时候,我们怎么办?是被他击倒,还是挺住,还是像这本书中说的:做到反脆弱。
我们一生都在不断的追求确定性,而作者塔勒布刚好相反,他在不断的为不确定性证明,让我们看到那些不确定性对我们反而有利的一面。毕竟有冲突,有不确定性我们才有机会。如果大家都看到了机会,反而可能会发生转化。
好,我们开始。
1
一、什么是反脆弱
脆弱性的对立面是什么,作者说找不到一个词汇,所以只能叫他反脆弱性,反脆弱性超越了复原力和强韧性,反脆弱性让事物不但可以回归原状,甚至可以变得更好。由于有了反脆弱性,我们做的要比我们想象的更好,我们宁愿做一个愚钝但具有反脆弱性的人,也不要去做那个极其聪明但脆弱的人。
这就是我们说的,有事别怕事,我们在解决问题中会变得越来越强大。而那些追求稳定的人,往往会陷入风险当中。一路摸爬滚打上来的人,最后会很有市场价值,相反捧着铁饭碗的,最后遇到中年危机的可能就比较大。
我个人理解脆弱的反反面不是“坚强”,是“越挫越勇”,像乒乓球落地之后,不是碎掉,而是能反弹起很高。
在每一个领域都可以检验脆弱性和反脆弱性,也就是从一个随机事件中获得的有利结果大于不利结果,他就是反脆弱的,反之他就是脆弱的。比如有人失业了,他奋发图强努力学习,重新再就业,反而进入了一个新兴行业,相当于失业反而助推了他一把,这就是反脆弱的。而如果失业了就此沉沦再也找不到工作,也没有安心回归家庭,反而搞得一家鸡飞狗跳,那就是脆弱的。
我们在生活中,总是在扼杀自己的反脆弱性,比如追求稳定,过度保护子女的父母,什么事都不让他们参与,这些其实都让我们变得更加脆弱,越是呵护一个事,对我们造成的伤害也许就会更大,甚至不可挽回。
比如现在很多孩子,被父母呵护的已经没有爱好了,也不会主动思考了,这对ta长大后的影响非常大。
黑天鹅事件的定义本身就是不可预见的,但是越是这些问题,我们的专家们就越是来劲,他们用各种技巧和模型推演发生的概率,甚至做出预测。但其实这都是徒劳的,大自然是管理黑天鹅事件的高手,每次灾难过后,自然都会产生进化的效果。
所以,黑天鹅本身就存在着推动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我们想去避免黑天鹅,这点根本毫无必要。与其去预测,还不如让我们具有强大的反脆弱性,反而可以在预测误差中受益。
大部分人都认为脆弱的反义词是强韧。其实并非如此,强韧是一个中性次,代表他不容易受到损害,但是他也没有获得好处,而反脆弱性是要在破坏中获得好处的。作者用了一个神话故事来比喻脆弱,这就是达摩克里斯之剑,他被用马尾悬在头顶,马尾很不结实,所以他迟早会掉下来,只是时间的问题。到时候必然血溅当场。与之相反,凤凰却能在火中重生,并恢复到新生状态。每一次重生实力都会更强。这才是真正的打不死的小强。还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九头蛇怪,当他的头被砍下,就会重新长出2个头来,这也是反脆弱的代表。所以这就告诉我们,面对那些不可预知的风险,我们要尽量成为九头蛇怪或者火凤凰,越挫越勇。
其实就跟现在的疫苗类似,调动你身体自身的力量。这其实已经十分接近反脆弱了,他给你带来了一个百毒不侵的好处。一点点的危害,反而有助于造福身体。因为他会触发我们身体的过度反应。
所以总结下来就是,系统需要一些压力和刺激,所有领域的道理都是相通的,但是我们在一些其他领域却很少这么做,比如你会让别人帮你扛行李,然后自己到健身房再去撸铁,或者平常出门都做专车,然后晚上去统一跑步。作者说这叫做领域依赖,他们只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于是大家也就对反脆弱性视而不见,看不到那些成功,经济增长,其实就是对压力的过度补偿。
作者说,知识分子往往关注的是随机性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就是脆弱性影响,而很少去关注因为反脆弱带来的好处,比如关于如何创新的问题,他建议首先尝试着惹上一些麻烦,但是这些麻烦不能致命,对挫折的过度反应,释放出来的多余的能量,成就了创新。那些艺术家大多都是贫困潦倒,只有这种心境才能形成反脆弱的心里创造出好的作品。那些伟大的发明家,创业者也都是在无数次的失败之后,得到成功的灵感。
这次疫情对大家影响大吗?哪些方面对自己影响大?你有没有做出什么行动去改变这种状态?
工作生活都有影响。
工作是卫生健康行业相关,生活是影响日常出行。
行动的话,一是把这个事件当作一次机遇,对卫生健康行业的一次大考,从哪些方面可以提升;二是当作一次难得经历,珍惜平常觉得普通的生活,停下来思考总结提高。
2
前天说到了逆境才能形成反脆弱的力量,从而形成创新推动社会进步,作者举例,自动化飞行的出现,让飞行员越来越舒服,但其实这也增加了风险,飞行员的注意力和技能都在下降,从而造成了很多悲剧,我们也常说跟臭棋篓子下棋,越下越臭,而好马就需要与更强的对手一起比赛,这样才能越战越勇,跑出更好的成绩。
过度补偿的机制,往往隐藏在最不可能的地方,长途飞行之后最好去健身,从而消除深层次疲劳,而不是坐下来休息。还有如果有急事要做,你一定要交给那些本就非常繁忙的人,而不要去找闲人,因为越忙他们反而越积极,效率也越高。相反闲人是很懒散的。很容易耽误事。作者当交易员的时候他就发现,市场中最强的交易员,往往是那些沉默寡言的,而那些声嘶力竭不断咋呼的人,水平往往都很菜。
有些好的老师,并不大声演讲,反而要观众听得不那么舒服,要全神贯注的听才能够得到,这反而激发了观众的积极性。好的老师是能够调动学生思考的。而不仅仅是灌输。
人们在做风险管理的时候,经常以历史的极值来做压力测试,也就是历史上最倒霉的时候,会出现怎么样的结果,但这个东西往往会被打破,之前没发生,不代表之后也不发生,比如2011年日本海啸,福岛核反应堆事故,严谨的日本人,按照历史上最强地震等级来修建的,但是没想到2011年大地震超过了历史最大等级,而次贷危机也是如此,格林斯潘最后说,这个级别的伤害,历史上从未发生过。
但是正确的做法,其实健身教练们知道,那就是应该不断的提高你的上限,比如每次训练都要求打破原有记录,哪怕只是多举重一次,将自己的体能推向极限,而不是做简单的消耗。
增肌过程是一个典型的反脆弱例子。举铁刺激肌肉的过程中,肌纤维断裂,而修复后的肌纤维,不仅仅是修复如初,会比断裂前更粗更长。(具体效果看动作、上量程度及修复期蛋白质补充)。
信息也是具有反脆弱性的,你越是不让大家看什么,什么东西就会传播的越快速。往往你告诉别人一个秘密,并强调不要告诉别人的时候,对方就更加有传播的欲望。
还有的电影电视剧,本来要播出了,结果撤档了,回去都把胸给剪掉了。都变成了大头贴,这反而激起了观众更多的兴趣。
作者说,这就是信息的反脆弱性,如果是格斗,我击倒对手,就是打赢了,但如果是网络信息攻击,我一连串攻击之后,反而可能帮助了他,伤害了我自己。
所以这已经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社会,给我们带来最大利益的并不是那些曾试图帮助我们的人,而是那些曾经试图努力伤害我们,但最终未能如愿的人。
一个伟大的对手比一个伟大的朋友更容易成就你。
【世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容易引发蝴蝶效应】
比如我们在草原上捕杀恶狼,后来会造成羊群泛滥,草原变的贫瘠。纽约一家银行倒闭,甚至会引发这个欧洲的金融动荡。而复杂系统的核心就是通过压力源向其组成部分传递信息。你的身体能够获得周围信息,不是你充满了智慧,而是因为压力,通过你的荷尔蒙向你传播信息。
比如你天天做体力劳动,身体就会自动变得更加强壮。骨密度会大幅提高,比吃那些药物,要有效的多。所以现在很多健身的理念也提出来,大家不能过的太安逸,如果始终感受不到外界的压力,非常不利于我们的健康,而健身的过程,其实就是我们主动受虐的过程。有的方法跟做苦力其实是一样的。只是一个你心甘情愿去做,一个是为生活所迫。
健身的人都知道,要劳逸结合,撸铁之后要充分休息,还要补充蛋白质等营养才能让肌肉快速生长,这是一个恢复到增长的过程,而如果没有这个过程,你只是天天的大运动量训练,不休息也不补充营养,那么最后效果就会很有限。比如你看工地上那些农民工,他们都是重体力劳动,但是体格并不怎么强壮。反而又瘦又小,跟健身房里的大块头完全没法比。这就是他们缺少科学的恢复机制,阻碍了这种反脆弱性发挥作用。作者说,这种压力和恢复应该交替存在,这样才能给我们带来均衡状态,而一但剥夺了这种波动性,则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伤害。比如从不运动的身体,会垮掉。
从不下跌的房价和股市,经过一段时间后,会产生巨大的核爆炸破坏力,日本就被深深的伤害过。很多人也总结,小错不断,才能大错不犯。如果一个人从不犯错,很可能最后会出现一个不可挽回的错误。
学习技能也是如此,学英语和学游泳本质都是一样的,你根本无法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学会这个技能,那些英语好的人,都是从应用开始的,而不是先去学完形填空。作者说他不靠设备,不靠字典什么都没有,就靠连比划带试错学会了英语。作者还说,他一个朋友因为一种疾病,被俄罗斯一家医院给隔离了,这期间让他的俄语水平大幅提升。
现代人其实都过着观光化的生活,也就跟旅游观光一样,都是被安排好了的生活,这其实是在伤害我们自己。而追求随机性和混乱的状态,反而有助于激发我们的潜能。
以上是作者书中描述的观点。个人认为在一线城市天天打拼寻求更高的收入和考公务员、朝九晚五,拿着固定工资,老婆孩子热炕头平平淡淡幸福生活都值得尊重。每个人选择的生活方式都值得被尊重,自己觉得幸福快乐就好。
3
随机性和混乱,对我们会带来好处,其实我们内心也是喜欢这种随机性的,比如你喜欢去买彩票,也喜欢去赌场玩两把,平常喜欢刷抖音和今日头条,这都是随机性的内容,你没有期待,但却对此欲罢不能。甚至玩吃鸡,之所以兴奋,就是不知道会碰上什么样的对手,你永远也不知道站在你对面的是机器人还是个王者。而那些创业者,其实也是如此,他们追求的就是这种不确定的随机性。而不喜欢平淡无味的工作和生活。
整体和个体也要割裂开看,比如创业企业很显然是脆弱的非常容易失败,但是一个充满创业企业的国家,他的整个经济系统是反脆弱性的,对比一下现在美国和日本的状况,日本就是一个追求安稳的社会,所以他的经济每况愈下,而这些年美国硅谷崛起,让他们持续领先全球,创新力层出不穷。但这其中倒掉过无数的创业公司。可以说是一将功成万骨枯,才成就了美国的强大。
因此一个强大的系统内部,某些部分必须是脆弱的。所以很多企业现在也清醒过来,不能让企业内部过于稳定,即便企业已经没有对手,他们也必须要让企业内部的项目组对立起来,比如腾讯当时就有好几个小组都在做微信,谷歌也在走向分散。只有内部激烈的不确定,才能让整个公司变得确定。这种危机意识,才会让企业不断的进化。
人类的进化,其实就遵循优胜劣汰的法则,这其中不适应的基因就被淘汰了,而胜出的基因被保留下来。个体生物的脆弱,保证了人类整体的反脆弱性,以及越来越强。
举一个大家不爱听的例子:AI的发展将会抢去很多人的饭碗
AI抢饭碗这个事,很多乐观的人认为他会创造更多的行业,所以我们只是从一些低端行业退出,进入高端行业,就像当年的农民都进入纺织厂一样。但是,别忘了个体是脆弱的,确实会创造很多新的职业,不过并非需要之前失业的这些人。对于有些低端产业工人来说,就将意味着彻底的失业。淘汰掉这些个体,才保证了整个人类群体的进步。
这个结论是十分残酷的。人类生活会越来越好,经济效率也会越来越高,但是未必是你的生活。即便未来人类能够实现永生不死,但也不可能所有人都这样。优胜劣汰才能保证进化。有些个体是必须要淘汰掉的。所以我们决不能成为社会底层,否则什么倒霉事,你都会遇到。
我们所说的黑天鹅和随机性灾难,其实只是整个游戏的一部分,他们的存在,让这个世界整体变得越来越好。
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试错也是一个理性的方法,通过试错并总结,你就知道有哪些方法是根本行不通的,最后就会知道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当然这个试错的过程,需要不小的成本。比如投资,每个人上来几乎都是先接触那些技术分析开始的,因为最简单,也最容易学,但是在很多年的试错当中,你会发现根本就没有胜率。慢慢的就会偏向价值投资。而聪明的人,还会去借鉴别人的错误,从而让自己少走弯路。这个就需要不断的读书学习了。这可以让我们降低不少人生路上试错的成本。尽快的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案。
大学阶段是一个试错成本非常低的阶段,有着得天独厚的环境基础,鼓励年轻人在大家阶段勇于尝试,多去试错。
说一个真实案例:我有个舍友,上学的时候除了去实验室就是在宿舍里搞阿里巴巴的速卖通,卖什么不细表,一年半赚了近20。这个经验让他进入社会之后,想做类似的副业能够迅速地开始,该踩的雷都踩过了,也有了一定的客户基础。大家不要只看他赚了多少钱,刚开始做的时候也是各种坑,后面才慢慢摸出来的路子。
作者说,我们应该积极的看待那些灾难,比如泰坦尼克的悲剧,让我们知道建造再大的远洋客轮也不能保证不出事故,而福岛核危机提醒我们未来必须要进一步提升安全防范等级,而每一次空难,其实都会出现对飞机系统安全的改进。这些错误,虽然让我们损失惨重,付出了很多生命的代价,但是他们的正面意义在于,让错误戛然而止,从而挽救了更多人的生命。当然这些事故都是相互割裂的,还有些错误却不能同日而语,比如银行倒闭金融危机,他们反而会提升其他银行倒闭的概率。比较纠结的一个行业就是保险公司,在金融危机中,如果他们能够生存下来,没有倒闭的话,那么未来会出现保费收入明显增加的情况,因为大家都被金融危机惊到了,做出了过度反应。所以他们其实要做的,就是确保自己的错误足够的小,能够生存下来就必要福报。
既然个体的脆弱,形成了整体的反脆弱性,那么整体和个体之间必然就有对立,比如国家为什么鼓励大家创业,大家都创业了,去冒风险了,国家的系统才更加的稳定,如果大家都不创业,经济肯定就完蛋了。所以组织往往是靠不住的,他们通常会牺牲个体,保全整体,美其名曰顾全大局。一些自杀式的风险,甚至有利于经济健康。比如把房贷的杠杆从开发贷上面,转移到居民端,这样银行系统就安全多了,还有从放任到挤爆P2P的泡沫,其实也是替银行扛了很多雷,原来很多企业都已经是坏账了,结果P2P把不良贷款接走了,维持了几年,最后还是不行,然后在P2P端引爆,银行上岸了,P2P的投资者承担了损失。还有为什么要促进债转股,说白了也是这点,债是要还的,而股是不用还的。
作者说,他比较反感这种无情的现实,不喜欢以伤害个体为代价,保存整体,但现实是残酷的,每个人都是自私的,而且是无情的,比如人类作为一个个体,我们为了生存的更好,正在大幅度的挤压别的生物的生存空间,现在甚至我们开始反过来要求自然,为了人类而服务,人类个体的利益逐渐凌驾于自然的整体之上,自然牺牲的太多,那么最终,很可能会给我们更大的伤害。
就好比说,一个企业已经不创造价值了,但是为了保证每一个员工的利益,他不裁员也不降薪,最终结果就是大家一起完蛋。
作为一个以前在大公司工作,后来成为自由职业者的人。现在看似没有人管挺自由,但我工作一天才有一天的收入,休息了就没有人给我发工资。想要更好的收入,我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发布新产品、尝试新的方法。
这个过程看似是非常不稳定,但就是这种未知的状态,让人不断地接触和尝试新事物,也是一个有意思的工作。
压力就是信息,技术工人,自由职业由于持续的获得信息,所以他们不断的获得调整能力。甚至还有选择收入的权力。比如出租车司机有可能突然接到一个包车的生意。让他一下赚出一周的钱。相反,如果他最近收入持续减少,这其实就是在向他传递压力信号,告诉他应该换个区域,或者换个地方了。
国家也是如此,作者谈到了瑞士。
瑞士是全世界经济最稳定的地方,即使金融危机,瑞士也毫发未损,反而从中获益,而瑞士就是一个典型的无政府主义,瑞士人能说出美国总统,法国总统是谁,但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国家到底谁在管。实际上瑞士是由众多小城邦的集合,是一个自下而上的政权,小城邦之间,或者市民之间,经常发生冲突,这里的生活极其慵懒,没有人有思想和抱负,大家都想的是如何混好自己的日子,这在每一个层面上都创造了稳定。瑞士其实就跟出租司机乔治的收入一样,看似内部很不稳定,但其实却创造了一个比较稳定的整体。大家各干各的,没有中央集权,反而不容易形成泡沫和债务危机。
4
瑞士的例子,小汇总起来,比大更具有反脆弱性,大的东西很容易分崩离析。所以大公司往往也要做内部改革,化整为零。否则很容易就得大企业病。
虽然瑞士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国家,但其实他的科技水平,和教育水平都不敢恭维要,明显低于其他发达国家,而他的银行体系其实也还停留在学徒模式,跟现代化银行不挨边。所以这个也要两面看,在繁荣的时候,很多国家都甩出瑞士几条街,只有危机的时候他似乎还比较稳定。他就像一个月薪3-4千的出租司机,而人家都是月薪几万的科技精英和金融精英,平常差的远,危机时候还能有口饭吃。
看过《黑天鹅》的书友应该知道,能够控制波动的随机性,叫做平均斯坦,不能够控制的叫做极端斯坦,平均斯坦看起来很可怕但是数据汇总后,却可也以相互抵消。而极端斯坦则恰恰相反, 看起来很稳定,一旦发生变化,将陷入巨大的混乱。平均斯坦只是波动,而极端斯坦则是跳跃。
我们看到平均斯坦,虽然起起伏伏,但是不会沉没,而极端斯坦,往往没有显著波动,但却会因为偶然事件,突然大起大落。我们如果限制波动,往往会把系统从平均斯坦推向极端斯坦。
举个栗子。比如从小在”无菌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家长除了学习,其他什么事情都不让孩子去碰。结果就会让他缺少挫折教育,走上社会后,挫折一来,很可能就让他彻底崩溃。
作者说,鼓吹规划有助于发展的人也是胡说八道,世界太随机了,完全不可预测。生存之道在于我们的适应能力,而不是预测能力。
作者又提到了火鸡的例子,屠夫养一只火鸡养了1000天,每天都是好吃好喝,这让火鸡的生活非常平稳,但是最后的目的却是屠杀他。这对于火鸡来说就是黑天鹅,是极端斯坦。你根本无法从之前1000天的表现,推导出最后被屠杀的命运。而在生活中我们要时刻警惕,让自己不要成为那只倒霉的火鸡。
回头想想作者这个例子,我们每个人最终都是这只火鸡啊。它开开心心地过1000天不好吗?
百科:野生火鸡寿命确实只有3-5年,家养的能达到10年。
作者讲到了一个寓言故事:从前有一只驴,他刚好站在了食物和水的中间,他不知道该先去喝水还是先去吃草,最后竟然死于饥渴。如果他被随机的向任何一个方向推一把,问题也许就解决了,这就是著名的布里丹之驴猜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某些系统陷入危险的僵局,只有随机性才可以解救他们,给他们自由,缺乏随机性,就会必死无疑。比如一些求救信号则很难被捕捉,如果加一些背景噪音,反而容易被听到。
我们经常会陷入两难的选择,其实任何一个选择都好于不选择,而且有的时候也没有所谓的最好选择。
人为的压制波动性,会让整个系统变得极其脆弱,波动性就是信息,当你追求稳定的时候,其实就是在拒绝市场信息,表面看风平浪静,实则已经暗流涌动,一旦你接触到这些信息,可能就是一个你承受不起的灾难。比如很多人选择进国企事业单位,追求稳定,从此不再关注就业市场。一到中年,单位裁员或者项目撤销。这时候突然发现自己再也找不到工作了。相反那些每1-2年都要跳槽的人,反而对就业市场高度敏感,他们十分清楚哪些专业,哪些行业用工需求更多。
作者说以前的几千年,几百年我们迷信神明,大家知道这是愚昧无知的,但现在其实我们也在重复之前的错误,我们现在更愿意相信数学计算,很多人会轻信数据,比如福岛核泄漏事故就是轻信数据的产物,数据显示,根本不会发生那么大级别的海啸地震。
一些数字还让我们过于敏感,甚至造成了过度的干预,比如在30年代,389名接受纽约医生检查的儿童中,有174名被建议摘除扁桃体,剩下的215人过一段再被检查,又有99人被人为需要摘除,又剩下116名儿童,过一段第三次被带去检查,52人被要求摘除扁桃体,可见这事根本没什么标准,就是大约接受体检的一半人都会被要求摘除扁桃体。要是继续检查下去,被要求摘除扁桃体的孩子会越来越多。而实际上扁桃体炎的发病率只有2-4%。而这种摘除扁桃体的手术死亡率也有万分之一,这是一个概率杀人的现象,为了预防2-4%的风险,形成了过度医疗,很可能会反而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伤害。这种伤害被称为医源性损伤。也就是因为治疗产生的损伤。
比如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将军,他就是被当时最流行的放血疗法,给害死的。作者说,在青霉素诞生之前,也就是现代医学出现之前,医源性损伤风险巨大,你去看病反而增加了你的死亡概率。在19世纪末,死亡率达到了顶峰,那会的人称呼这些医院叫做死亡的温床。很多得病的人,去医院的反而死了,没去医院的到活了下来。在医院死于分娩的妇女,比没有去医院分娩的妇女多的多。在美国,因为医疗失误造成的死亡率,是车祸死亡率的3-10倍。
很多书友认为【拖延症是“病”要治】,群主也这么想,但作者在书里的观点【拖延本身也并非全是坏事】就非常新奇:
当你有了小毛病,不必马上就医,推迟一下,看看是否有自愈的能力,或者写作的时候,只有当自己特别想去写了才去行动,他管这个叫做听从内心的召唤,显然在作者眼中,拖延并不是一种病,也不需要治疗。拖延至少也是有好处的,那就是让你避免草率行动而犯错误,作者说有些东西你是不会拖延的,比如看见狮子你肯定撒腿就跑,如果受到重伤肯定也会去就医看病,而能够拖延的事,也就是那些模棱两可的事,比如他有一次背部受伤,结果他把手术时间一拖再拖,没想到慢慢的还伤痛减轻了,最后就不治而愈。
5
【预测是不靠谱的】
作者强烈反对预测未来,甚至他在参加的一些论坛上,还跟预测经济的人激烈的撕逼,他说如果你听到有人预测未来,那么就应该让他先展示一下过往业绩。事实上,根本没人能做到。作者之所以愤怒,那是因为预测并非是中性事物,而是会带来医源性损伤,对冒险者造成非常大的伤害,比如他预测股市会涨,就会大比例的持有股票,甚至借钱去买股票,而从没有想过,万一预测错了该怎么办。
其实预测也分为两类,一类是可预测的,另一类是根本不可预测的
比如一辆车以飞快的速度冲向你,这属于物理世界,此时你可以预测,如果我不躲开,他就会把我撞死。在他撞死你之前,你肯定会快速的做出闪避。
但还有一些领域是根本无法预测的,比如社会经济,这是黑天鹅领域,就是完全不可预测了。
股市低估确实就应该上涨,但是不涨反跌,你也一点脾气都没有。人们的情绪变化,也是不可预测的东西。
作者讲了两个人,一个是学者型的尼罗,还有一个是不学无术的胖子托尼,但他们都很成功,胖子托尼甚至赚的钱更多,尼罗总在尝试一些预测模型,但是却屡屡失败,而让他十分不解的是,胖子托尼,根本不相信预测,却可以从预测中发了大财。这是为什么呢?作者的解释是,你无法准确地预测未来,但却可以推论出,那些依靠预测的人往往会承担更多的风险,比如一个激进的飞行员,其实就是习惯预测各种情况的发生,而激进的飞行员,则更容易机毁人亡。
损失厌恶是一个很大的心里问题,所以当你越来越富有,拥有的东西越来越多之后。你会越来越患得患失,赚钱不再让你幸福,而损失会让你痛苦。
作者认为,富有让你变得很脆弱。而对抗这种脆弱性的方法就是,通过心理训练,来弱化财产在你心中的作用,这样当损失发生,就不会感到刺激。这就跟我们一直强调的,凡事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是一样的。你把所有的坏事情都想到,那就可以获得强韧的性格了。
迈向反脆弱的第一步就是要尽可能的减少不利因素,而不是增加有利因素,也就是说,要想办法去降低黑天鹅的概率,让反脆弱性发挥作用。比如我们可以练习抗击打能力,但你不能让别人拿刀一下把你砍死。你也可以在挫折中成长,但是前提是,不能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那样你将有可能就此出局。作者一个朋友,就跟他吹嘘说我们的基金年化收益率高达20%,但其实这都是脆弱的,因为他太激进,很容易变成灾难,果然行情不好,他们就亏掉了之前所有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