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边露营偶遇“阳”群

2022-12-18-00-29-23.jpeg
最近,身边陆续传来亲戚、同学、同事阳了的消息,我们一家还坚挺着暂时没有症状

周末第一天阳光明媚,我和花花决定带宅家半个多月的大橙小原出去放放风。当然不是去人多的地方聚集,而是打算去山间河边露个营,或者慢车溜达也行。

上午十点,我们戴好口罩,准备好食粮就出发了。

继续阅读“江边露营偶遇“阳”群”

和橙时光 |一次未通过的击剑晋级考试

今天击剑教练通知橙子后天可以参加初重升中重的补考,我让橙子好好准备,相信他这次一定能顺利通过。

半月前,橙子参加击剑晋级考试,竟然考试不及格。这次考试分理论、两项体能、实战。他理论满分,体能也中上,实战没及格。

虽然考前预料到他这段时间因为课程太多疏于练习可能会筐瓢,但真正拿到这样的结果,橙子一时还是难以接受,显得很气馁。

我也有些小失落,但以我过来人的经历,知道这个时候骂他只会让他更自暴自弃,更好的做法应该是和他一起面对,接纳这个结果,找到原因然后改变突破自我。

继续阅读“和橙时光 |一次未通过的击剑晋级考试”

医疗数据如何在安全合规前提下应用于科研分析

医疗数据如何在安全合规前提下应用于科研分析?特别是流程审批后的末端数据应如何管理确保可控?

带着这个问题请教了省内其他两家兄弟单位的同仁,基本有了改造的思路。

调研的两单位前置审批流程大同小异,数据导出这步各有不同。甲单位是将数据脱敏后Excel导出给研究者,后续数据流向和处理权在申请方。乙单位给研究者提供纯内网虚拟桌面,数据可在科研平台上处理,也可导出到虚拟桌面上用数据分析软件处理,结论或图表可二次审批后供论文引用,封堵可导出的渠道,确保原始数据不出外网。

明显乙单位的更安全可控,但是建立在其基础设施完善条件下。我单位应如何改造呢?

前置审批流程是必须的,数据不出网也应该是原则。具体可按改造量分三步走。最基础的是提供几台受控的科研环境电脑供研究者使用,数据在可控电脑里流转;中级的就是内网改造成完全隔离的数据分析环境,数据在内网流转;高级的是科研平台提供全部分析服务,数据在平台流转。

两个感触:多和先进地区优秀的人学习;要像同仁一样对自己经手的业务如数家珍。

–2022年11月01日工作笔记

对收入概念的新认识

今天从达叔的文章里让我对“收入”这个概念有了新的认识。

有个经济学家系统论述了收入的四个层次:货币收入 真实收入 物质收入 享受收入

货币收入很好理解,就是我们工作理财等拿到手的真金白银,这些收入是真实的么?10年前的1w和今天的1w是等同的收入么?明显不是,我们要考虑购买力通货膨胀等因素。

于是引申出第二层真实收入。也就是你当月赚的钱到底能在市场换来多少价值的东西,欧洲人面对能源紧缺、物价上涨,真实收入是直线下降的。

那人赚取货币目的是为了啥?碎银几两能解能解世人慌张,都是为了混口饭吃。被隔l的时候、战z的时候,买不到吃的,再多的货币也没有用。一个月给你1w块也没用,不如来点实在的物质收入。

最后一层享受收入,你的收入大部分都被你消费掉了提升了你的生活质量,那才是真正属于你的享受收入,如果你舍不得花或者花不掉,多余的仍然只是物质收入而已。说实话这一层我还不太能感受到。

知道收入的概念有什么用?好像并没有什么用,又好像在这不断变化的大环境里,你能更好地感知身边的一些事,在踩t的大危机来临之前避开那里,或者做爬上广告牌的那个人。

2022年10月31日日记

不要因为在乎别人的看法而放弃自己的进步

不要因为在乎别人的看法而放弃自己的进步。

我们常常会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而畏首畏尾,希望自己是个小透明。读书的时候坐最后,开会的时候不发言,工作的时候不冒头。学业不突出,工作不突出,财富不突出。

我就是这样过来的,学业工作生活,一晃就十几年过去了,还在原地踏步。你怕什么呢?怕同学同事嘲笑?几年后他们大部分都是不会见面不会联系的人。你为何因为这些和你人生不相干的人而烦恼?

就连每天写点东西自我总结自我提升,也担心周围的人会怎么看而不敢发表,怕什么呢?不记录下来怎么沉淀思考,不发出来让人批判怎么进步?

让老师看到你,他才能教导你。让老板看到你,他才会提携你。让优秀的人看到你,他们会帮助你。

该写写,该说说,该做做,错了不可怕,可怕的是蹉跎岁月。

趁年轻多折腾,别畏难别害怕,抓紧机会提升自己,去打更大的boss见更大的世界,如此你才能在风暴里生存下来,才会有一颗强大的内心。

–2022年10月30日记

2022_10_04记一次难得的农场体验

记一次难得的农场体验

昨天我们和橙子班上的几个同学的家庭一起去了王家湾的一个新开的农场玩。这场农家体验印象还是挺深刻的,价格在可接受范围,主要是大人小孩都玩得很开心,快乐是难以用金钱来衡量的。

继续阅读“2022_10_04记一次难得的农场体验”

使用Logseq搭建个人笔记系统

上月某晚,花花在书房电脑上看网课直播,我在一旁带原子。只见花花不时把有用的课件截图下来,发到自己的微信聊天窗口里,记录得很认真。看了一会,我笑着问她,你回头还会抽时间看这些图片吗?下次需要这些知识的时候还找得到不?她没搭话。过了一会,扭头问我:那你一般是怎么记笔记的,有什么好建议?

去年底,我把自己的笔记工具迁移到Logseq,确实觉得好用,于是逢人便口头安利,却从没跟花花说起,罪过罪过。借此机会,我打算通过文章的方式,为身边朋友系统推荐Logseq,以及如何使用它搭建起个人笔记系统。虽然网上对Logseq使用的介绍和评测很多,但分散在不同平台,而且大多侧重某一方面。难以查找,也没有身边人实际使用感受那样有说服力。希望这篇文章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文主要介绍我使用这套:”Logseq+私有云(苹果iCloud/安卓坚果云)”工具搭建个人笔记系统

继续阅读“使用Logseq搭建个人笔记系统”

大橙子入小学记

今年下半年,橙子跨入了小学一年级,他人生阶段的一个里程碑。

跟大多数家长们一样,入学前我们还担心他是否能适应小学新生活,但从这两个月他的表现情况来看,我们多虑了。橙子基本做到了每天早早地起床,笑呵呵地回来,积极分享他在学校发生的新鲜事,对照教育部今年新发布《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的身心适应、生活适应、社会适应和学习适应四方面情况来看,橙子算是比较好地完成了从幼儿到小学生的身份转变。

橙子身份的顺利转变,主要归功于他内在的个人适应能力,但也和外在的幼儿园和小学的课程设计、以及我们提供的家庭教育有关,今天这篇文章记录他的小学新生活,下篇再和大家探讨幼小衔接。

继续阅读“大橙子入小学记”

2021-09-27 上小学前需要读幼小衔接班吗?

个人觉得不太需要,自然过渡就好

为啥大家有读幼小的需求?

担心孩子不适应,担心跟不上

现在的情况,
学校会贴心地给予适应期
家长陪小孩渡过过渡期

我们家的做法
读了两个大班,平常注意培养他养成好习惯,对时间的概念
入学时带他适应新环境
放学倾听他的分享
每天坚持问他在学校过得开心吗?
遇到问题及时解决处理,确保他知道我们是他的坚强后盾
注重培养他新的学习习惯,呵护他的兴趣
放手让他成长

总结:新环境是需要适应,但大可不必过于担心,培养他养成好的习惯,多关注,少干预,放手让他成长。

工薪家庭,如何给孩子一个优质的教育? – 流浪星光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55387804/answer/1843107255

A类:高关注,高干预,常见的鸡娃家长,容易高开低走。
B类:高关注,低干预,比较罕见,后劲十足,大概率低开高走。
C类:低关注,低干预,冷漠型家长,纯粹靠孩子自己的天赋
D类:低关注,高干预,不称职家长,纯粹靠孩子天赋,容易性格扭曲心理抑郁

关注度的意思是家长对孩子的成长很上心,愿意花时间,精力,金钱让孩子更好的成长。高关注度的家长一直关注着孩子的各个方面,在孩子可能会遇到危险的时候,提前排除险情,在孩子需要帮助时,及时的伸出援手,在孩子茫然失措时,给与恰当的建议和指点,在孩子遭遇挫折时,永远提供温暖的港湾。
干预度的意思是指家长运用各种包括诱导,说教,命令,逼迫等方式,让孩子去做家长想让孩子做的,孩子又不是那么情愿做的事情。这里的关键点是孩子是不是愿意。如果孩子是个天才学霸,天生就喜欢算数,认字,不愿意出去和小伙伴玩耍,那读书就不算干预。高干预就是整天逼着孩子去做孩子不愿意的事情,低干预则是安排任何活动都先尊重一下孩子的意愿。

我的笔记系统

2021-09-27 18:14:46 下午

我的个人笔记系统

大家应该都知道笔记的重要性吧

最近学到的[[数字花园]]我觉得很好地阐释了笔记系统的重要性。
[[知乎的个人笔记系统]]

先给大家看看我现在在用的笔记系统

那么,我的笔记系统经过了这么些迭代升级过程。

最开始是纸质的

然后是txt、备忘录

然后是有道云笔记、为知笔记
对md格式支持受限,数据在云端,缺多平台支持

然后typora+坚果云+mweb

然后现在的logseq+坚果云/gith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