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看人的艺术》之个人隐私攻防战

这是大橙小原的第126篇原创文章,欢迎点赞与关注!

图片

你好啊,我是徐泽全。一个践行“早冥读写跑”的终身学习者。

今天分享之前看过的一本畅销书——《看人的艺术》。

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一方面有必要掌握点识人断物的能力,一方面要避免个人隐私的过多暴露

本文共1448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今天看了一本教识人的书,叫《看人的艺术》。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识人断物。也就是说,通过你的随身物品或所处的空间信息,识别推断出你的行为和特征

怎么说呢,这本畅销书的内容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不太推荐大家花时间去看,可能一部分是翻译的原因。

实在感兴趣,看看我这篇文章或者豆瓣书评就好了图片

本书概要

本书记录的是作者山姆·高斯林博士通教授,通过对几百个人的房间信息进行跟踪和研究,得到样本数据,包括行为轨迹以及痕迹行为,输入一个简称OCEAN的模型,来得到物品所属人物的相关个性信息。

OCEAN的模型把人的一个性格分成了五个方面:开放性(O)、责任感(C)、外向性(E)、宜人性(A)、神经质(N),并给出了一套评分体系。

每个人在这个五种类型里面的分值可能都不一样,如果在某一方面的分值最高,就可以说拥有这方面的特性。我也根据自己的情况做了一个评分,偏CA

个人理解

我理解这本书其实就是大数据的挖掘应用

通过观察来掌握到物品所属者的相关信息,来挖掘收集到信息与个人特征之间的关联关系。还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每个人在生活中会留下行动的轨迹,体现在物体的摆放,穿着和走路的姿态等等。

所以有一些善于观察的人们,会利用自己的观察收集足够多的信息来推断,逻辑推理一个某个人的一些行为和特征。

比如说通过一个所属者房间的物体的摆放,能推断这个人的政治倾向,他的一些习惯,还有他的一些偏好。

图片

大数据时代下,这些信息会更加的突出,更加容易被人追溯到。

有一些公司收集到各方面的数据之后,就能建立起你这个人的画像,甚至勾勒出一个立体的你。

你的所有信息都被暴露无遗,你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你的兴趣爱好,每个时间可能会做什么等等。

他们甚至能完全推断出你下一步可能会做什么,他们用你的数据具体干了什么,你不知道。

他们比你更懂你,你就像一个完全透明的人

你不觉得很可怕吗?反正我是觉得很可怕。

如何避免被识别?

要怎么避免这种情况呢?目前我能想到两个对策。

第一,要尽量减少个人隐私的泄露,注重自己的信息的保护。包括用不同的账号登录不同的应用,不要透露你的具体行为,少在网络上留下你的踪迹。

第二,要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迭代进化。这样不会成为一个固定的人,也不容易被大数据通过以往的信息来推断你当前的行为。

被电子产品包围下的孩子们,更应该提醒他们注意个人的隐私。

尽早灌输保护个人隐私的重要性,告诉一些具体保护的办法。比如自己手表和手机上的APP应用,能不提供位置信息的都不提供;公共场合使用过的数据及时销毁等等。

写在最后

技术是把双刃剑,看掌握的人如何使用。

人工智能下的我们,一方面要学会或者至少知道一些这种识人断物的能力,包括在跟人交流、打交道时候,能够更了解对方,分辨出哪些人是值得合作和交往。

另一方面,也要避免自己过多地被暴露在大数据下,维护属于人的那一部分宝贵的自由

(2023年6月20日记录,2024年2月19日修改)图片

图片

往期回顾:

《夜莺》读后感

《幸福的勇气》读后感 | 家庭教育要在尊重的前提下进行教育引导

听何帆《变量6》后,我的三个小感悟

个人转载内容至朋友圈和群聊天,无需特别申请版权许可。

用心记录 美好生活

Life is so short…




今天是公众号日更第  46/1200 天。

今天是晚 10 点半睡觉

5点半 早冥读写跑 第  46/1200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