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大橙小原的第118篇原创文章,欢迎点赞与关注!
本文共2002字,阅读仅需要6分钟。
从2019年开始,经济学者、得到主理人何帆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每年一本《变量》,坚持30年。今年发完《变量6》后,他已经完成五分之一了,真的挺棒的。
网上对他的新书点评有褒有贬,我个人觉得看了还是挺有收获的,他把一年的经济形势给我们做了专业的摘要。
书里讲了什么?
《变量6》主要讲的是中国的宏观经济。
疫情过后的第一年,经济并没有如大家预期中的那样触底反弹,也没有像大家担心的那样发生债务危机或者房地产危机。为什么呢?
宏观经济不敢动,大家都不敢动,大家不动,我们自己也都不敢动。
何凡老师通过这本书给我们传递了信心,用一个个他身临一线调研到的鲜活案例,告诉我们中国经济能恢复持续增长。我们现在的情况只是发烧发热而已,根本的原因是需求不够。
还是因为疫情的原因,大家都苟在家里不愿意花钱,厂家看到没有需求也不敢大量生产,导致整体经济下行。需求不足是小问题,供给不足就比较难。
三个有印象的案例
在他调研到的案例里,有三个让我印象比较深刻。
第一个讲的是一个现在比较火的一个光伏产业。在过去这一年,光伏产业逆流而上大规模扩张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并不是因为需求量大,而是为了降低成本。光伏行业的特殊性导致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脱节,脱节就会造成成本大涨,于是有能力的光伏厂商就会收购上下游来把控产业链,这样确实比较卷。但从整体来看,是有助于这个行业发展的。
第二个就是养猪业。小时候我家也养过猪,我就知道猪肉价格会周期性波动。何帆老师也打趣消费价格指数CPI缩写为(China Pork Index),但是过去一年,猪肉价格都处在低谷,一位养猪户给出了答案:还是吃的人少了。之前吃肉大户是谁?工厂工地的人,他们吃别的肉都不管用,吃猪肉特别是梅菜扣肉最长力气,而去年工地上门可罗雀,所以猪肉也卖不起价了。但是现在猪肉的养殖越来越标准化规模化了,这也是一个变化。
第三个是县域医疗,这几年疫情后。国家注重提振县域医疗和分级诊疗,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县域的医疗力量和医疗水平都越来越高了。像ECOM这种大型的昂贵的设备,以前只有大城市大医院有,现在一些县都配备了。或许有人觉得国家投入这些资源性价比不高,但是就像高铁一样,基础设施的部署改变了我们很多人的生活方式,提升了我们的整体水平。
我的三点小感悟
听完《变量6》后,我有以下三点感受。
第一,这本书通过何帆老师一年的一线调研,来搜集反映中国经济的一些现象,并找到这些现象发生的底层原因。我还是很欣赏这样的调研方式和写作手法,能让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这个社会的运转情况。就像查理芒格在穷查理宝典里提到的,一个人知识掌握得越多,就越倾向于对社会现象的解释而不是陈述观点。我觉得何帆老师就是这么做的,书里大部分都是通过调研来给我们展示经济现状,以及推断事件背后发生的原因,之后才提出自己的意见。
第二,我确实从他这本书里接收到了中国经济提振的信心点。虽然我们周围以及新闻看到的很多都是悲观的消息,但确实有很多领域和行业,都在从稳向好地发展着。我们应该有未来信心。
第三,让我感触的是何帆老师坚持每年写一本《变量》的这个点。对我这样的长期主义者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每本书都是何帆老师一年里一个个小案例累计而成的成果,30年这个目标累积起来又是一个大的成就。
写在最后
感谢得到App春节的免费听书活动,让我遇见了这本书。
短短的30分钟听书内容,何帆老师肯定没法介绍书中所有的内容。我听了两遍后复述出的这篇文章,更加有可能对原文断章取义或有失偏颇。
但我觉得还是挺有意义的。我没有指望听完或看完这本书,就能给我生活带来立竿见影的改变,而是从这些我听过或读过的文字中,找到触动自己的点,并具体落实到日常的一些行动当中,我觉得我就完成了遇见这本书的使命。
就像这本《变量6》里提倡的“小事主义”,应对宏观大环境的变化,我们最终的落脚点是跟我们自己切身相关的小事上,就像我跟着社群一起践行“早冥读写跑”,不就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享受小的快乐,积累小的变量吗。
如果这篇文章也能对你有那么一丝丝感触或思考,那么也完成了他的使命。
让我们在新的一年里,践行小的事件,享受小的快乐,积累小的变量。同时,耐心地等待大的洪流。
往期回顾:
听吴军的《硅谷来信》之人生五件事,我明白了一个改变我一生的道理
个人转载内容至朋友圈和群聊天,无需特别申请版权许可。
用心记录 美好生活
Life is so sh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