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大橙小原的第 107 篇原创文章,欢迎点赞与关注!
前段时间,我在小区图书馆借了一本《鼠疫》,不厚的一本小说,我花了一个多月时间才看完。
之所以看得慢,一是因为我同时在看的有好几本,这本不在优先级队列。二是感觉读起来有些平淡,或者说是有些沉闷。今天为了写这篇书评去翻豆瓣,才找到根本原因:这本书的翻译太一般了,降低了可读性。
但说实话,四年前的今天我可能会推荐你看一看这本,今天的我不推荐,因为书里大部分内容你我都刚经历过。
一句话介绍本书:借助几个不同角色的视角,描述了一个城市遭受瘟疫肆虐的故事。
这是一本由阿尔贝·加缪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写的小说,作者以类似于上帝视角,讲述了一个分层后的社会,不同的人群角色对疫情来临时的不同反应。不仅客观描述了疫情降临后的种种场景,还引发读者对人性、社会和意义的思考。
写在最后
如果说要考究历史上大大小小疫情发生时,民众的反应和行为,我觉得有加缪这本就够了。
但就像开头说的,我并不推荐你读这本书。
疫情初期大众的迟疑,疫情中期民众的恐慌,疫情过后一切归于平静,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可人也是健忘的。比如我,疫情三年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或教训是啥?我在脑海里摸索了半天,真没想起来什么。就像好了一个伤疤,也记得当时痛过,就是当时的痛苦记忆变得模糊了。
据说,这是人天然的一种保护机制,选择性地遗忘过往令人难过的事情。
疫情曾让我们抽离琐事关注如何生存下去,劫后余生的我们,又复陷入了生活的琐事中。
往期回顾:
听吴军的《硅谷来信》之人生五件事,我明白了一个改变我一生的道理
个人转载内容至朋友圈和群聊天,无需特别申请版权许可。
用心记录 美好生活
Life is so sh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