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大橙小原的第83篇原创文章,欢迎点赞与关注!
一、书里
这本《钝感力》,是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写的小册子。
这几年,有看过几本渡边淳一的书,如《失乐园》《魂断阿寒湖》,个人印象里,他和东野圭吾一样,都是日本有名的畅销书作家。东野偏向于犯罪和推理,渡边更多是描写两性关系。
要描写好两性关系,不可避免要研究心理学。我也是今天一查,才发现他还写过很多如《男人这东西》《女人这东西》等两性心理学的书籍。
如果要用一句话介绍这本书,就是拥有对周遭事物不过于敏感的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节奏。
本书用一些案例,阐述了钝感力是什么和为什么拥有钝感力很重要。
钝感力是什么呢?就是对周遭不那么敏感的能力。书中举了个鲜活的例子,比如夏夜两人在外面乘凉,周围有很多蚊子。一人皮肤比较粗糙而另一人相对敏感。皮肤粗糙的人,被蚊子咬了没啥事,而另外皮肤敏感的人,就不胜蚊子的叮咬,浑身会感到不舒服和不自在。皮肤没那么敏感的人就更能适应和享受夏夜的凉爽。
我在网上找到一个比较“鸡汤”化的解释:
“钝感力”可理解为“迟钝的力量”,即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伤痛,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它是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具有“钝感力”的人,更易在竞争激烈、错综复杂的现代社会中生存,求得自身内心的平衡及与他人、社会的和谐相处。
那么钝感力为什么重要呢?其优势体现在我们生活、工作、学习、感情的方方面面。
比如同样是被领导批评,有的人钝感力强一点,就不会把批评当一回事。而钝感力弱的人,可能就因为领导的一次不经意地批评而一蹶不振,不再追求进步。生活也是一样的。钝感力强的人可能生活质量也会高些,任何嘈杂的环境都能休息,睡眠质量也好。感情上,钝感力强的人也不会被伴侣的一些行为困扰,等等。
二、书外
这本书我才花三个早上的阅读时间就看完了,算是我看得比较快的一本书。
三、最后的话
因为拥有对事物的独特感知,人类每天做加法,来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从而不断地繁衍发展壮大。
而如今信息爆炸,纷繁繁杂的事物不断分散我们精力,人们开始做减法,提倡专注,提出要有“钝感力”,崇尚大智若愚。
如此种种,都是我们这个物种为适应现状所做的改变,目的都是为了管理我们自己的注意力在重要的事情上面。
回到本文开头的场景。我觉得姐姐提醒得对,在自我成长的路上,不免有一些压力或非议,多一些钝感力,对自己是一种保护,路也才能越走越宽。
至于对橙子,我不强求他“钝感”,在他这个年纪,对事物敏感并不是什么坏事,我们不用过多干预。等他经历足够多的时候,相信他会做出属于他自己的选择。
往期回顾:
个人转载内容至朋友圈和群聊天,无需特别申请版权许可。
用心记录 美好生活
Life is so short…